去年以来,市中区高度重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积极探索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措施、发展模式和管理机制,村级集体经济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截止2019年底,全区165个行政村农村集体经济收入总计约为1891.61万元,村均达到11.46万元,人均集体经济收入约为68元。
一是配强领导班子队伍。推行"双向进入、交叉任职",98名村党组织书记担任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115名村"两委"干部参与村级集体经济管理,全面加强党组织对村级集体经济的领导。中省财政资金扶持村落实"六个一"措施,13名县级领导班子成员联村、13名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包村、13名第一书记驻村、13名法律工作者进村,13个优质企业帮村,13名纪检监督员督村,确保稳步开展、有序推进、保障收益。
二是强化业务政策指导。率先在全市开展"金融村官"试点,由乐山三江农商行选派28名"金融村官"到村挂职,帮助23个村完成产业发展规划升级,落实低息助农贷款7000万元。区委组织部协调区自然资源局、农业农村局、生态环境局等15个部门建立联席会议制度,通过召开联席会议、组团下乡服务等方式解决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
三是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组织区级部门、乡镇领导、村"两委"干部、后备力量等900余人分赴井研县、成都市都江堰市、彭州市、大邑县等学习先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经验,打造悦来镇荔枝湾村、全福街道沟儿口村、大佛街道明月村等村级集体经济示范点,为全市"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战略发展打造"市中区样板"。(周磊、李林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