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区县联播
犍为县:聚焦20字方针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发布时间: 2021-07-12 09:29     来源:市农业农村局    浏览量统计:
打印 分享到 :

近年来,犍为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决策部署,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按照20字方针的总要求,立足县域实际,科学谋划、务实重干,积极作为,迈出了乡村振兴的坚实步伐,铺开了乡村振兴新画卷。

产业兴旺助农鼓起“钱袋子”

舞雩镇高龙村是犍为县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大力发展产业的一个缩影,2019年被评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省级示范村。10年前,高龙村两委班子号召村民开始种植茶叶,发展特色产业。现在的高龙村是全县“万顷茶浪”产业环线的中心地带,特色优势产业明显,茶产业成片种植面积达6000余亩,2020年产值达4000余万元,全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1万元。

“十三五”期间,犍为县把产业兴旺作为乡村振兴的关键,以现代农业园区为抓手,紧紧围绕“五环十园”产业布局,十大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正式启动,茉莉花交易市场建成投用,犍为县茉莉花茶现代农业园区被成功授予“四川省四星级现代农业园区”,引进温氏、新希望、巨星、正邦等一批上市企业在犍为投资落户,世界茉莉搏览园、兔公馆、西南茶城、天御·新农新城冷链物流中心投入使用,标准化生鲜农产品集散中心加速打造。

与此同时,犍为县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加快特色产业发展,“十三五”以来,全县茶叶总面积达26.5万亩,茉莉花8.5万亩,累计建设高标准农田19.72万亩,粮食总产稳定在27万吨,蔬菜总产量达26.3万吨。

生态宜居助推共享“大红利”

犍为县通过绿色发展理念,不断优化环境,生态建设取得新成效,让群众共享生态发展“大红利”。通过启动“多规合一”村规编制和深入开展人居环境整治,以村庄规划编制、村庄清洁行动、“四清四拆”及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为主攻方向,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十三五”期间,累计实施减排项目205个,完成30个农村聚居点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建成投运乡镇污水处理厂32座,新(改)建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13890户,淘汰燃煤小锅炉258台,清理“散乱污”企业287家,关闭搬迁禁养区畜禽规模养殖场504户,主要污染物减排量均超额完成目标任务。实施绿美金犍行动,新增森林面积1500亩,完成营造林6.3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提高到44.5%,创成首批省级生态园林县城。罗城镇菜佳村被评为2020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乡风文明铸就文化“振兴魂”

犍为县注重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每年评选文明市民,表彰先进。大力开展移风易俗活动,持续开展孝善敬老活动和“文明家庭”“好婆婆”“好媳妇”等评选活动,形成家庭孝心养老、社会行善敬老的浓厚氛围。评选“最美家庭”24户、“星级文明户”1200余户、“新时代最美奋斗者”70人。开展乡风文明提升“十大行动”,潜移默化转变贫困群众思想观念,引导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打造脱贫奔康乡村精神家园27个,建成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15个,农民健身工程105个,清溪镇、寿保镇邓坝村分别荣获“全国文明镇”“全国文明村”荣誉。

“十三五”期间,犍为县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辐射效应,多渠道发力,确保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覆盖全县,以价值观“塑魂”,展现“犍为形象”、以文化“植根”,弘扬“犍为精神”、以先进“画像”,争当“犍为先锋”、以志愿服务“笃行”,彰显“犍为风貌”。

治理有效服务群众“零距离”

深入推动基层组织治理。一是构建治理架构新体系。建立县、镇、村三级专职基层治理组织体系,成立县委城乡基层治理委员会,实行村级党组织书记、主任“一肩挑”,配备负责基层治理工作常职村干部164名。统筹做好镇村建制调整改革,全县镇、村调减率分别为50%、52.7%,镇、村平均幅员面积、人口增幅均达100%以上,有效解决了镇村数量多、规模小、实力弱、分布散的问题。构建起以县城为核心、4个重点镇、10个特色镇为支撑的“一核四极十中心”镇村区域格局。二是健全服务管理网格。建立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工作站57个,划分农村网格362个,整合公安、民政、城管等职能部门基础信息106万余条。按“诉源治理”工作要求,坚持“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实施矛盾纠纷调解“三色预警”行动,组建劳动保障等专业调委会15个,大调解体系覆盖率达到98%。完成全县镇、村综治中心建设,组建“红袖标”综治义务巡逻队416个,实现全县村(社区)治安防控全覆盖。三是搭建服务群众新平台。强化服务机构。坚持顺向调整、方便群众的原则,合理确定镇驻地和村办公处设置,将撤并乡镇便民服务中心保留为便民服务代办点,对调整后的镇便民服务中心进行全面升级,有序推进权力下放、资源下沉和管理下移。梳理30余项便民服务清单,实现群众办事“一次就好”,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云办公”,线上线下结合,让数据多跑路,干部少跑腿,腾出更多时间和精力抓治理、优服务。

生活富裕增强群众“幸福感”

玉津镇爱国村作为全县第一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村,于2017年全面启动改革试点工作,通过农业“三变”改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为村集体经济发展聚集资源(经营)性资产;通过放活土地经营权的经营模式,为村集体经济建立新型经营机制;以统筹兼备的分配方式,实现村民共同富裕。从而实现当年启动、当年收益、当年分红,让老百姓及时享受改革红利,做到从典型“空壳村”到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功典范的华丽转身。截止2020年年底,入股村民土地保底分红款达到了56万元,二次分配近10万元,合作社资金股分红近5万元,提取发展资金近3万元,村委会提取公积金、公益金1.5万元,2020年集体经济人均收入达34元。爱国村的涅槃蜕变为全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提供了经验借鉴。

与此同时,多渠道对接用工岗位,建立农民工创新创业台账,靶向提供创新创业服务,培育20余个返乡创业主体、10余个贫困劳动力创业主体,开发农村公益性岗位303个,推送就业岗位6万余个,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891万元,新增城镇就业477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被评为全省去冬今春农民工服务保障疫情防控工作先进单位、全省农村劳动力实名制信息管理工作突出单位。2020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788元、增长9.5%。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