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推进移风易俗。依托196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充分发动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等自治组织力量,在重要时间点,利用院坝会、公益电影放映等开展移风易俗进村(社区)、进院坝、进户家“三进”活动200余场;吸纳“五老”人员、乡贤等群体,组建移风易俗志愿服务队伍196支,培育“嘉里养老”“律动乡村”“平兴而论”等服务项目6个。
二是倡导文明新风。组织集体婚礼、农民运动会、读书比赛等文明实践活动400余场,惠及群众11.2万余人;推广使用“川善治”信息管理平台,设立积分超市14个,以积分兑“文明”,提升群众文明素养。
三是提升人居环境。常态化开展“五清行动”,清河920.3公里,清渠2935.3公里,清沟2565.7公里,清路8478.9公里,清院41861户;推进“厕污共治”,完成卫生厕所新(改)建153户,改建公厕2座,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89个村、39401户,新建雨污管网约8.5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