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即冲刺,烟峰镇深入践行“节奏更快、效率更高、质量更优”主题实践活动,以“干事风风火火、作风雷厉风行、建设高效快捷、配合完美和谐”的工作作风,坚持以“快”破题、以“质”立本、以“效”求胜,按下发展“快进键”,实现各项重点工作“开门红”。
一、思想+队伍+组织”叠加引领,打造烟雨先锋“党建矩阵”
一是筑牢思想根基,凝聚奋进力量。以“三维立体”党员教育体系为主线,抓“关键少数”引领,依托“彝风习习·烟峰讲坛”理论学习品牌,组织开展专题学习4次、主题党日活动3场,覆盖党员50余人次,筑牢党员干部思想基石。二是强化队伍引领,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深入开展党员“双报到”8次,以“川善治”为载体,结合村规民约、法律法规等内容,干群合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100余次;组织40余名镇村志愿者开展“植绿护绿·生态振兴”活动,深化“法治+德治+自治+智治”的基层治理模式。三是育强“生力军”,夯实乡村振兴根基。坚持“优中选优”原则,通过“个人自荐+群众推荐+组织考察”三步法,重点从产业带头人、返乡青年等群体中新发展入党积极分子10余名,储备村级后备人才及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各16名,为乡村发展注入新动能。
二、“粮食安全+防返贫监测+文旅引爆”叠加,构建协调发展堡垒
一是稳粮保供强基础。围绕“粮食安全”主线,组织群众种植玉米4860亩、大豆4850亩、油菜等油料作物380亩,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二是防返贫监测提质效。坚持“五定”工作法,严格按照“四个不摘”的要求,紧紧围绕三不保障和饮水安全,聚焦产业和就业两个主要收入来源,落实监测农户“一对一”帮扶措施20余条,动员1000余人外出务工,并按照“应纳尽纳”和“应消尽消”的要求,排查核实分析风险预警信息70条,新增监测对象15户70人,消除风险户5户23人。三是文旅融合促振兴。立足“体育+文旅”特色模式,深度挖掘历史、民族、矿工业文化资源,积极策划第二届“矿企杯”篮球联赛,打造文体旅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新支点。
三、“基础设施+园区发展+矿区开发”叠加,推进高质量发展
一是项目攻坚强支撑。向上级争取资金900余万元,建设后扶移民村产业道路10公里,为乡村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二是绿色产业促双赢。深挖资源禀赋,积极围绕“一瓶水、一中心、一基地、两园区”布局,完成600余亩竹产业申报,包装生成亿元级项目2个。三是专班攻坚促落地。针对三号矿块采选工程项目,组建专班挂图作战,持续推进土地征量、搬迁安置等关键环节,取得阶段性成效。
下一步,烟峰镇将始终保持“开局即决战、起步即冲刺”的昂扬姿态,以更强的政治担当、更实的工作举措、更优的作风效能,奋力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以优异成绩向党和人民交出烟峰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