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区县联播
马边:开辟“3+”抱团发展之路 推动村集体经济和农户持续“双增收”
发布时间: 2025-04-25 15:08     来源:市农业农村局    浏览量统计:
打印 分享到 :

近年来,乐山市马边县紧密立足县情实际,以“党建引领、以强带弱、抱团发展”思路探索规划引领村级抱团、要素引领资源抱团、产业引领服务抱团发展模式,推动村集体经济和农户持续实现“双增收”。


规划引领村级抱团 协同发展聚合力

一是“村企结对”引项目。依托“项目进村、企业联村”活动,抢抓欠发达县域托底性帮扶、东西部协作契机,引进鸿星尔克等11家企业与18个村集体牵手合作,共建竹笋加工、青梅酒酿造等项目17个、提供400余个就业岗位,促进群众致富增收。

二是“村村联合”链资源。坚持村集体经济发展“一盘棋”思想,搭建“强村带弱村”平台,采取“一带N”帮带形式,通过强村对弱村给予党建业务工作指导、农业种植养殖技术支持等具体帮扶措施,推动34个村组建“帮带联建”,实现资源整合、共建共享、发展互促。

三是“村社合一”育实体。引导村集体结合自身特色,因地制宜兴产业、办企业、做实体,培育农业、旅游等合作社及公司18家,探索出一条独资生产经营型、参股联合经营型、资金投入收益型、资产租赁经营型、资源承包经营型、服务集体成员型6种有竞争性、可持续性的集体经济发展路径。

要素引领资源抱团 深挖潜力求突破

一是村级资金统筹使用。建立村集体资金投资协商机制,按照“地缘相近、资源相容、产业相连”原则,突出资源优势和产业特色,整合全县涉农资金,新改建茶叶、竹笋、青梅等基地3.3万亩,培育市县两级现代生态农业园区9个,推动破解乡村产业发展资金不足难题。

二是村级资产打捆盘活。结合村集体“三资”清理,对全县113个村集中开展村级闲置资产清理登记,建立村集体闲置资源储备库,充分利用村集体土地、闲置厂房、村办学校等集体资产,通过开展招标承包、招商引资、租赁经营、出让使用权等活动,有效盘活村集体闲置资产157个,创收300余万元。

三是村级资源整合利用。针对农村闲散资源多、利用率不高问题,整合各村种植基地、集体山林等资源,实施“三带联动、多区协同”发展布局,立足茶叶、青梅、林竹三大优势产业,大力推进生态茶叶中心区、茶旅融合先行区、林竹产业示范区、世外梅林产业区建设,建成生态茶园5600亩,种植青梅3.5万亩,带动群众就近就业740人,促进农村闲置资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提升。

产业引领服务抱团 发挥优势强动能

一是抓优队伍建设。持续推进“双培”工程和“能人回引”工程,优选15名村(社区)党组织书记、56名致富能人到浙江、福建等地参与乡村振兴领军人才培育孵化,把186名党员、村“两委”成员培养成致富带头人,把197名致富能人培养成党员、村“两委”成员,回引94名“新农人”返乡创业,乡村振兴领军人才队伍引领发展和带富成效逐步凸显。

二是抓好产销融合。充分发挥合作社或公司在发展产业中联农带农作用,通过“直播达人/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的“代种直销”模式,拓宽农特产品销售渠道,推动村集体合作社与农户签订“特色农产品代种”协议3500余亩,带动3000余户群众就业。

三是抓实激励措施。出台《关于推动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每年从村集体经济收益中提取不超过20%的资金用于奖励在发展村集体经济中作出突出贡献的村“两委”成员,有效激发村“两委”成员干事创业激情。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