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农业局2009年工作打算
发布时间: 2015-07-24 20:43     来源:    浏览量统计:
打印 分享到 :

2009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共四川省委九届六次全会精神,统筹城乡发展,深化农村改革,开创农业和农村发展新局面的关键一年。我们要牢牢把握农村改革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重大意义,始终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坚定不移地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坚定不移地贯彻统筹城乡发展基本方略,坚定不移地推进农村改革创新,坚定不移地保障和发展农民权益,不断开创农业工作新局面。

  ()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2009年农业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省委九届六次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突出农民增收和农业增产两大目标,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战略任务,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为基本方向,按照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根本要求,推进农业现代化,创新体制机制,强化农业基础,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村和谐,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

基本目标任务是:稳定粮食生产,发展茶叶、蔬菜等优势特色效益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粮食总产量确保完成省下达目标(113万吨);种植业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20元;新建农村户用沼气池(1.9)万口;改造中低产田土5.0万亩;积极探索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新机制;重点培育20个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加快转变农业经营方式

1、进一步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大力推进土地流转。进一步做好二轮土地承包后续完善工作。依法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管理,进一步做好承包经营权颁证工作,确保全市农村土地承包地块、面积、合同、证书“四到户”率达98%以上,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以维护农民土地承包权益和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为核心,以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为目标,完善土地流转扶持政策,构建县、乡、村三级土地服务体系,培育土地流转市场,引导和鼓励农村土地向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产业化龙头企业等主体流转,探索土地股份合作制,推行多种形式的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2、积极推进农业经营机制创新。以做大做强合作社为重点,全面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水平。深入贯彻《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以规范化建设为抓手,以骨干型和龙头型专业合作社为重点,大力发展地方优势特色产业型合作社。引导同行业、同类型、同区域合作社的联系与整合,形成产业龙头。鼓励合作社向工商资本开放,积极探索“公司+合作社+农户”复合型经营模式。加大扶持力度,全面落实优惠政策,实施合作社经营管理人才培训制度,充分发挥合作社辅导员作用,全面构建合作社发展的保障体系。2009年要以提升发展为重点,加大指导、扶持、规范力度,辅导培育20个产权关系明晰、运行机制规范、工商登记完备,产业特点明显、带动覆盖面广、市场竞争力强市级以上重点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

  ()突出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现代农业建设

  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

1、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一是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不断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实施“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工程”,大力改造中低产田土、建设高产稳产农田5.0万亩,新增粮食综合生产能力7500吨;二是继续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提高粮食产量。推广优良品种,改良耕作技术,大力推广新技术,提高粮食单产和品质,科技增粮,实现粮食增产;三是落实粮食生产补贴、政策性农业保险等扶持政策,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四是加强植保体系建设和植物疫病防控能力建设。加强农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力争预报准确率达到90%以上,病虫害防治面积占应防面积的95%以上,病虫害损失控制在5%以下。大力开展“绿色防控”,推广“绿色防控”3万亩。大力实施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推广综合防治100万亩。加强农药管理和植物检疫工作。

2、着力发展优势特色效益农业。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突出比较优势,加强规划引导,优化区域布局,支持规模化生产,建设特色鲜明的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和产业带,重点发展优质粮油、特色果蔬、食用菌、茶叶、中药材、蚕桑、花卉等优势特色种植业。积极推进“一村一品”发展。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健全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继续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检测,抓好速测监测,加大农资市场监管力度,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严格产地环境、投入品使用、生产全过程质量监控,杜绝不合格农产品进入市场。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大力发展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加大农产品注册商标和地理标志保护力度。

3、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扶持基础好、潜力大、带动能力强的骨干龙头企业,围绕规模化生产建立基地,做强做大特色优势产业。规划和实施一批农业产业化重点项目。探索建立各类带动主体联结新机制,鼓励龙头企业与农民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更好发挥助农增收作用,让农民分享加工、流通环节利润。

4、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与转化应用。加快农业科技推广、成果转化和技术服务,建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的投入力度;加强农业公共服务能力建设,进一步完善农技推广体系建设,逐步健全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服务机构,逐步建立村级服务站点。加强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开展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培训1000人次。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1、大规模开展农田基本建设。坚持统筹规划、优先安排、连片推进,大规模改造中低产田土、建设高产稳产基本农田,实施以测土配方施肥为重点的育土工程,大力推广稻田保护性耕作技术,改良土壤,提高耕地质量,大幅度提高高产稳产农田比重。积极发展设施农业。力争推广平衡配方施肥60万亩,推广测土配方施肥250万亩,发放配方建议卡60万份,推广秸秆覆盖免耕沃土技术25万亩。

2、着力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环境建设和生态保护。加强农村户用沼气池建设,解决农村生活用能,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建设大中型养殖场沼气工程2处,建设养殖小区及联户沼气10个,建设沼气乡村服务网点。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治理,着力治理农村面源污染,发展循环农业、生态农业、节约型农业,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加大农业信息化投入,推进农业信息化,发挥信息化服务“三农”的作用。

()加强培训,大力实施“民生工程”

大力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加强引导性培训和技能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能力,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大力开展新型农民培训和农业科技入户工程,深入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培育新型农民,加大新技术推广力度,努力提高农民科学种田水平。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5000)人,新型农民培训(4800)人、带动农户(3)万户,开展实用技术培训(100)万人次。

()推进农业行政综合执法,努力提高行政执法水平

加快农业行政综合执法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农业综合执法机构,加强执法队伍培训,规范农业行政执法行为。推行农业行政执法责任制,建立健全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岗位制度、执法资格制度、投诉举报制度、执法人员操守制度、执法工作程序制度、“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办案回避制度、错案责任追究制度等规章制度。加强农业行政执法案件办理和执法监督,提高农业行政执法办案质量和效率。以推进农业行政综合执法为重点,进一步提高农业行政执法能力和水平,确保农业行政处罚案件受理率90%,结案率95%以上。

加大农资市场监管力度。严格农资生产经营主体市场准入管理;深入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活动;认真组织开展“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活动;加强农资产品质量抽检,建立健全农资质量监测制度;加大农资违法案件查处力度,建立农资违法案件投诉举报制度,落实案件查处分级负责责任制,严肃查处各种农资违法案件;积极推进农资诚信经营建设活动。

()深化农村改革,切实保障农民群众的民主权利

努力构建防控体系,完善农民负担监管长效机制。全面落实中央“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建立以源头防范、监测预警、监督检查、重点控制、责任追究、目标考核、维权援助和组织领导等八大机制为主要内容的农民负担预防和控制体系,形成“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教管并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依法处置”的农民负担管理新机制。健全考核制度,加快农民负担监测网络建设,进一步完善涉农税收、价格与收费“公示制”。全面实施村内“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监管,规范村级组织收费。深入开展农民负担专项治理,检查农民负担检查制度。妥善调处涉农信访,加大对农民负担案件的查处力度,健全农民负担案(事)件责任“追究制”。确保减轻农民负担政策和强农惠农政策落实到位,确保农民负担不反弹,确保不发生因农民负担引发的重大群体性事件和恶性案件。

实施财务规范化管理,大力推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以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为核心,健全农村资金、资产、资源的管理制度,巩固和提高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逐步推行“会计代理、会计核算电算化、民主理财和财务公开”全覆盖。切实加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的业务指导和监督检查,进一步提高财务公开的规范化水平。加大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力度,重点做好土地补偿费、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村社干部经济责任、强农惠农政策等专项审计,建立健全农村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的双向监督机制。强化村社财务清理整顿工作,对违反村级财务管理规定的案件实行责任追究。

()加强领导,努力开创农业工作新局面

1、加强对农业工作的领导。农业系统要以领导班子建设为重点、以健全党组织为保证,把党组织建设成为密切联系群众、带领农民致富、促进农村稳定的坚强领导核心,增强大局意识,强化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形成整体合力。

2、加强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结合学习贯彻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省委九届六次全会精神,加强职工政治思想教育和业务技能培训,建设一支高效、勤政、廉洁、务实的干部队伍。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努力提高服务“三农”的质量和水平。大力发扬农业部门“奉献、务实、节俭”的精神,力争把行业建设推上新的台阶。

3、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推进机关行政效能建设。建立“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的联系群众机制。推进农村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全面推进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党务公开,健全农村集体资产、资金、资源管理体制。坚决纠正损害农民利益的突出问题,严肃查处涉农违纪违法案件。弘扬求真务实、公道正派、艰苦奋斗的作风,真出力、真爬坡、真破难,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以优良的作风团结和带领广大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