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市中区以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为突破口,围绕“北斗+农机+平台”融合发展路径,用新质生产力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在现代农业发展模式探索中取得显著成效。
一是搭建服务体系,农业产业发展“一条龙”。依托国企乐山市惠茗农业公司,整合乐山农交所市中区服务中心的农村产权交易平台资源,构建“农村产权+农事服务”双端融合服务体系,开发搭建农业社会化服务平台,通过网页、微信小程序等端口,高效统筹、协调、整合地方资源资产,为全区村集体经济组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户提供覆盖“耕、种、管、收、加、储、销”农业产业“一条龙”服务。截至目前,已建成包含1个区级中心、14个镇级服务站、131个村级服务点的“一站式”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服务体系实现全区覆盖;平台累计入驻社会服务组织20家,发布农业社会化服务需求29个。
二是夯实基础建设,农事服务迈向“新台阶”。科学使用省级补助资金,采用“自筹+奖补”模式,计划年内在茅桥镇投资4000多万元,建成占地面积达3万多平方米,涵盖农机维保、育秧育种、粮食烘干、仓储加工、信息化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事综合服务中心。加快推进农机装备升级,2024年落实农机购置补贴2112台,发放补贴资金约173万元。支持惠茗公司投资450万元购置60台先进农机设备,搭载北斗定位系统,实现对农业机械的精准定位和路径规划、实时监控与分析,现已全部到位并开展服务。全区农业生产托管服务面积约5万亩次,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达61%,托管土地亩均效益提升15%,服务小农户约1.54万户。
三是精准需求对接,新质生产力激发“新动能”。依托健全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和先进的农机装备,精准对接农户需求,梳理汇总有收割需求的农户,实现响应全覆盖,将零散土地进行整合,借助北斗导航系统、无人机飞防技术以及大数据分析等新装备新技术,集中高效地提供水稻代割、代耕、代播服务,有效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服务平台已累计收集农业社会化服务需求,并完成服务3000余亩。同时,举办农机下乡展示、农机操作培训、农业社会化服务科普等活动4次,开展农机操作培训3场次,累计受众500余人次,培训本土农机操作人才2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