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乡村振兴
市中区奏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三部曲”
发布时间: 2025-05-16 11:00     来源:市农业农村局    浏览量统计:
打印 分享到 :

今年以来,市中区聚焦重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通过专项整治、宣传培训、检测监督三管齐下,切实筑牢农产品质量安全防线。

联动清源固本,织密农资监管天网。

构建联动治理体系。联合公安、市场监管部门制定《乐山市市中区柑橘降酸剂等“三无”投入品防范整治工作方案》,明晰职责分工。

深化农资打假行动。开展“放心农资下乡”专项活动,在茅桥镇、全福街道等5个镇(涉农街道)组织集中宣传3场,发放种子化肥购买须知、禁限用农兽药清单、“三无”投入品警示等资料3000余份,惠及群众800余人次,有效提升农户辨假识劣能力。

强化市场常态监管。对重点农资经营主体开展巡查,今年累计开展执法检查40余次,出动执法人员75人次,检查规模生产、经营主体35家,严查违规销售行为,维护农资市场秩序。

聚焦重点品种,把牢质量安全命门。

开展农残超标专项治理。以豇豆、芹菜、荔枝、柑橘等重点品种为抓手,在悦来镇、牟子镇等重点产区组织专题培训5场,覆盖监管员、种植户代表300余人次,有效提升生产经营者规范用药意识和科学种植水平。

强化农业经营主体责任。组织175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培训会,重点解读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内容,现场发放相关资料800余份。

构建农产品检测体系。印发《乐山市市中区2025年农药残留胶体金免疫速测方案》,要求镇(涉农街道)切实履行属地监管责任,扎实开展农产品农药残留快速检测工作。截至目前,区本级已经开展风险监测360余批次,监督抽检20余批次,农产品质量安全合格率100%。

创新监管机制,构建全程追溯链条。

持续深化“治违禁 控药残 促提升”专项行动。加强食用农产品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衔接,把好节日期间农产品质量安全“源头关”。

推广“合格证+追溯”管理。设立服务点,安装自助合格证打印设备7台,建立快速检测和小型合格证打印点位38个。

建立部门协同机制。与市场监管局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有关规定衔接工作的通知》,完善合格证开具、使用、保存、查验等全流程管理规范。严把屠宰质量关。建立肉品品质检验、官方兽医检疫等制度,进场畜禽需凭检疫证明,通过“智慧动监”平台进行信息确认和回收。在屠宰过程中,严格落实“两证两章”,开展“瘦肉精”及非洲猪瘟疫病检测,对不符合肉品品质要求的产品或病死生猪,严格进行无害化处理。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