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农业局2010年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 2015-07-24 20:43     来源:    浏览量统计:
打印 分享到 :

2010年,我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重点建设突破年”工作的部署,坚持把生产发展放在首位,以发展现代农业为着力点,认真组织实施民生工程,狠抓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深入开展“粮油高产创建活动”,促进了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农村更加和谐稳定,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农业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1、特色效益农业助农增收。预计全市粮食总产116.35万吨,比上年增产2.18万吨,增产1.91%,粮食生产实现连续七年增产;油菜籽总产5.99万吨,增产7364吨,增产14.02%;茶叶面积79.8万亩,产量5.2万吨,综合产值27.6亿元,其中茶园产值14.2亿元;蔬菜面积84万亩、产量175万吨,食用菌面积1.3万亩、产量3.3万吨,总产值25.65亿元;水果面积59.2万亩,产量32万吨,减产2万吨;中药材面积25.1万亩,产量12.35万吨,综合产值13.2亿元;花卉、甘蔗、烟叶等面积15.6万亩,产量6.3万吨,产值1.9亿元;全年蚕茧产量146.1万公斤,蚕农鲜茧收入3886万元,比上年增加1100万元,增加39.5%。由于今年主要农产品生产面积扩大、产量增加,销售行情较好,预计全年种植业产值增加8.05亿元以上,扣除新增成本,农民人均增收120元以上。

2、实施“民生工程”,农民群众得实惠。今年我局承担的“民生工程”项目涉及就业促进工程、民族地区帮扶工程、百姓安居工程和生态环境工程等4个工程、7个项目。各项“民生工程”农业项目全面超额完成,新型农民培训13732人,完成114.4%;农民实用技术培训107.5847万人次,完成107.6%;新建和改建茶园33797亩,完成119%;新增脱毒马铃薯种植面积1.0万亩,完成100%;支持农民新建沼气池12416口,完成124.2%。建设大中型养殖场沼气示范工程2个,完成100%;建设标准农田6.15万亩,完成123%

3、政府重要工作事项。2010年全年粮食总产116.35万吨,增产2.18万吨,完成218.6%;新(改)建茶叶基地12.4362万亩,完成108%;新建蔬菜基地3.25万亩,完成108%。全年争取中央和省购机补贴项目资金2636.23万元,补贴购机13000多台,完成130%。迁建市农产品质检中心工作顺利推进,已办理完成建设用地划拨手续、立项批复、选址意见书、总平面设计方案,以及实验室建筑设计、资金划拨等,进入清场、工程预算评审和招标准备阶段。2010年机耕道建设计划投资19500万元,实际完成投资26201万元,完成投资计划的134.4%;全年建设机耕道1370.49公里,完成137%,其中泥碎路830.59公里、硬化路539.9公里。提升发展农民专合组织,新发展省级示范农民专合组织9家、总数达31家。新发展农民专合组织185完成目标130家的142.3%,总数达到882家,规范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新增登记)219家,完成目标167家的131.1%,登记总数达到632家。

4、“重点建设突破年”工作。今年,我们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重点建设突破年”工作部署,认真组织实施农村能源建设、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等农业项目,以及机耕道建设、购机补贴、提灌建设等农机项目,抓投资任务的分解细化和责任落实到位,促进农业、农机项目投资建设顺利推进。全年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基地建设等计划投资44288万元,实际完成投资45771.32万元,完成103%;龙头企业计划投资13265万元,实际完成投资13941万元,完成105.1%。机耕道建设、购机补贴、提灌建设等农机项目计划投资2.7亿元,实际完成投资3.285亿元,完成121.7%

(二)突出重点,狠抓落实

1、切实加强粮食生产能力建设,稳定粮食生产。一是认真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根据省、市的统一部署,严格程序,规范操作,强化监管,确保了中央的各项惠农补贴政策落到实处。全市兑现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产粮(油)大县奖励资金17217万元,农机购置补贴2637万元,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1359.8万元,继续执行农业政策性保险补贴等惠农政策。二是强化面积落实,千方百计实现种满种尽。全市计划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67.6万亩,实际完成370.07万亩。三是深入开展“粮油高产创建活动”。今年,我市大力组织实施粮油高产创建活动和粮油作物良种良法入户到田工程,开展农业科技“大培训、大示范、大推广”三大行动,下派农业科技人员进村入户开展技术培训、指导和服务,推广优良品种和测土配方施肥等农业实用技术。今年我局派出40名专家和技术指导员定点帮县,建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示范乡镇27个,建立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示范片45个、面积19.983万亩,建立乡级示范片174个、面积20.92万亩,示范各类作物新品种62个。四是大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今年全市推广优质水稻、专用玉米、脱毒马铃薯、优质专用小麦、优质大豆、优质“双低”油菜新品种新技术183.3万亩,推广无公害优质茶叶、特色水果、优质蔬菜、食用菌、蚕桑、中药材新品种新技术167万亩,推广秸秆覆盖免耕沃土技术12万亩,推广测土配方施肥415万亩其中测土配方施肥项目覆盖167个乡镇,惠及农户63.738万户。五是开展农机作业服务。全年机耕作业面积450万作业亩,水稻机械化插秧面积500亩,水稻机收面积22.5万亩。六是加强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和提灌建设,增强抗灾减灾能力。全年农作物病虫害发生813.45万亩次,防治1129.44万亩次;农田草害发生275.92万亩次,防治294.32万亩次;农田鼠害发生64.83万亩次,防治62.15万亩次。全年开展统防统治388.41万亩,机防162.74万亩,综合防治192.4万亩;推广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34.1万亩。全年修复提灌机械5400/51500千瓦,新增提灌机械1003/10035千瓦,提灌设施95%以上投入春灌抗旱提水灌溉,年度提水2.71亿立方米。

2、抓好农业基础设施和基地建设,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一是按照市委、市政府“重点建设突破年”工作部署,认真组织实施农村能源建设、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等农业项目,抓投资任务的分解细化和责任落实到位,加强督促检查和指导,促进农业项目投资建设顺利推进。2010年,争取中央、省级沼气建设项目补助资金,市、县配套经费,共落实农村户用沼气池、大中型养殖场沼气工程项目经费1701.6万元(不含农户自筹);中低产田土改造计划投资4194.8万元,实际完成投资9303.7万元,完成投资计划的221.79%。二是着力打造“一都四基地”,培育产业基地强县。今年我们按照省“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推进年”和市打造“一都四基地”的要求,突出比较优势,加强规划引导,优化区域布局,支持规模化生产,建设特色鲜明的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和产业带,重点发展茶叶、蔬菜(食用菌)、粮油、中药材、水果等特色产业,突出抓好市中区(蔬菜)和峨眉山市、夹江县、马边县(茶叶)省级产业基地强县建设。全市建设各类经济作物标准园24个;新建和改造茶园12.4362万亩;新建蔬菜基地3.25万亩,改造蔬菜基地9万亩、食用菌基地0.09万亩;新发展特色水果0.4万亩,改造果园0.4万亩;改造中药材基地3万亩;建设高质量、高规格粮油产业基地21.5万亩,其中优质稻基地10.5万亩,马铃薯基地5万亩,油菜基地6万亩。

3、大力实施“民生工程”,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今年我局承担的“民生工程”项目涉及就业促进工程、民族地区帮扶工程、百姓安居工程和生态环境工程等4个工程、7个项目。为保障“民生工程”项目顺利实施,我局在分解任务、明确工作要求的基础上,切实加强督促检查,全力推进项目实施。一是创新农民教育培训方式,大力开展新型农民培训、实用技术培训。今年以来,整合培训项目、资金、资源,切实加强对项目实施的管理,积极开展引导性培训和技能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能力。2010年,新型农民培训完成13732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引导性培训63950人万人,技能培训13180人;农广校中专招生注册433人,毕业502人;大专、本科注册64人,毕业19人。继续实施农业科技大培训、大示范、大推广行动,围绕大春生产,开展了粮油、水果、蔬菜等实用技术培训,采取集中办班、专题讲座、现场培训、以会代训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组织科技人员开展科技宣传、培训和送科技下乡活动,出动科技人员610人次,开展送科技、送技术下乡活动36场次,发放技术资料5.1万份,接受农民咨询4.5万人次,实用技术培训107.5847万人次;“阳光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6391人、农机培训420人,拖拉机驾驶员培训11300人。二是实施民族地区帮扶工程,组织“两县一区”新建和改建茶园33797亩,新增脱毒马铃薯种植面积1.0万亩。三是大力发展农村户用沼气建设,改善农村生活环境。以新农村建设为目标,以改善农村环境为基本要求,以国家沼气项目建设为载体,大力发展农村沼气,全面推进农村能源建设工作。全市新建农村户用沼气池12416口,建设大中型养殖场沼气示范工程2个(市中区恒利、井研蓝雁),建设沼气服务网点39个。四是改造中低产田土,加强基本口粮田建设。2010年计划改造中低产田土5万亩,实际改造完成6.15万亩。全市共建成农田排灌渠系605条、18.4万米;蓄水池474口、5.31万方;修砌田土埂8795条、26.42万米;增厚土层2.79万亩,土壤改良5.92万亩,秸秆还田27.93万亩,种植绿肥4.04万亩。累计投工71.01万个,移动土石方96.53万方。2010年完成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基本口粮田建设93113亩,其中2008年计划任务49113亩,项目覆盖8个县(市、区);2009年计划任务44000亩,项目覆盖7个县(市、区)。

4、积极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一是组织开展农产品、农药市场和农资打假等专项行动。制定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方案、农药市场监管实施意见、农资打假工作方案,全面部署了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农资市场监管、农资打假和禁限用农药清缴工作。在加强农资市场日常巡查的基础上,在关键农时季节,组织开展了农资打假等专项行动,以种子、农药、化肥等产品为重点,对农资批发市场以及重点区域、重点农资生产企业进行拉网式检查。同时,积极联络工商、质监等部门,对全市的农资市场开展联合执法,完善农资打假联动机制,形成农资市场监管合力。今年对11个县(市、区)的部分重点企业(协会)的50多个无公害农产品、35个绿色食品、9个有机产品进行了专项检查;市、县两级农业部门先后出动执法人员2271人次,检查农资生产经营单位2612/次,查处农资经营违法案件94件,查获各类假冒伪劣农资11406公斤,货值17.67万元,为农民群众挽回经济损失100.8万元。二是开展“三品一标”认证工作。新认证无公害农产品8个、绿色食品2个、有机食品1个、地理标志2个,马边县“全国绿色食品原料基地(茶叶)县”创建工作通过验收,建设面积12.5万亩。三是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今年全省交叉抽检3次,我市农产品合格率98.3%。春节等节日前后、每月对农贸市场、基地、超市进行例行抽检,合格率均在96%以上。对全市11个区(市)县的蔬菜生产基地、批发市场开展例行监测2次,共抽取蔬菜样品660个,合格率98.8%,对11个区(市)县的“三品”茶叶开展了例行监测1次,抽取样品47个,合格率85.1%

5、切实抓好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发展。一是组织搞好专合组织推介活动。组织市中区嘉兴蔬菜、沙湾区范店中药材、峨眉山市仙龙养鹿等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参加2010年“成都暨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迎春大联展”,7家合作社实现农产品零售额7.44万元、合同销售实际签约金额228万元、意向签约金额1516万元。以第十一届西部国际博览会和2010年中国西部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为平台,组织专合组织、龙头企业12家参展,以实物加广告相结合的形式,全力打造“峨眉山茶”地域品牌,宣传我市特色农产品,接待客商和参观群众13330多人次,在西博会期间直销产品32.7万元、共签订产品订货协议9310万元。二是完成了第二批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参评申报推荐工作。五通桥区桃洱河养鱼专业合作社等五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被省农业厅确定为四川省第二批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三是充实调整了乐山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工作联席会议组织机构,细化了成员单位职责,完善了工作制度,进一步健全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工作组织领导和工作协调机制。全市现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882个,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632个。

6、依法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管理。今年,我们全面贯彻落实农村土地承包法律政策,以完善农村土地二轮承包工作为重点,以农村土地突出问题专项治理为手段,依法规范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工作,积极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切实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纠纷调处工作,严肃查处损害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益问题,有效保障了我市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长期稳定。一是认真落实农村土地承包确权、登记、颁证工作。针对我市土地承包工作实际,按照市政府明确的“先行试点,探索经验,逐步推广”的工作思路,继续抓好犍为县午云乡、市中区石龙乡、马边县民建镇农村土地承包登记、确权、颁证试点,积极探索农村土地承包确权、登记和颁证的经验和办法。二是建立健全仲裁体系,抓好纠纷调处。紧紧抓住《农村土地承包纠纷调解仲裁法》颁布实施的有利时机,主动汇报,争取支持,行之有效地推动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工作体系建设进程,为依法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纠纷调解仲裁工作提供了重要保障。截至目前,全市已建立县级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委员会4个、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2个,分别占区(市、县)总数的36.4%18.2%,其余县(市、区)按市上要求正在积极主动开展调解仲裁机构的筹建工作。

7、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根据省、市党委、政府关于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总体部署,我局成立了领导小组,制定了工作方案,广泛开展宣传动员,狠抓技术培训和推广,加强督促检查,扎实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集中整治行动、“进村社”、“进机关”活动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我市“进村社”活动覆盖全市2232个村,涉及农户79.23万户,其中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示范村206个。开展各类宣传报道835条,印发宣传资料71.6万份;召开培训会议1050次,培训13万人次。通过开展“村社是我家,美化家园靠大家”、“持续治‘五乱’、整洁迎‘五一’”、“除陋习、树新风”等主题活动,引导农户开展农村清洁卫生行动,对村庄河塘进行疏浚整治,对辖区的卫生死角、积存垃圾、“脏乱”现象进行彻底清理,农民环境卫生意识逐渐增强,村容村貌得到了较大改观,涌现出了市中区程碥村、五通桥区杨柳镇翻身村和沙湾区碧山乡等一批环境治理典型。

8、切实抓好部门自身建设。一是完成乐山市蚕种冷库撤销、更名。200911月市政府第78次常务会议审议同意撤销乐山市蚕种冷库后,积极争取国资委、国土局等部门支持,先后完成了冷库清产核资审计、撤销更名、土地挂牌拍卖和土地平整、清场,以及冷库资产核销、报废、移交等工作。二是加快办理乐山农产品质检中心迁建手续。200911月市政府第78次常务会议审议同意迁建乐山农(畜)产品质检中心之后,市农业局及时与市国土资源局、市土地储备中心、市规建局、市发改委等相关单位联系,申请办理相关手续。截至目前,已经办理了相关手续,进入招标准备阶段。三是注销乐山市种子公司。今年5月市国资委《关于注销乐山市种子公司的批复》同意注销乐山市种子公司。根据市国资委批复,办理了乐山市种子公司注销手续。四是加强农业科研基础设施建设和科研工作。市农科院在今年32日举行新办公区落成庆典,4月市中区临江科研基地全面完工并正式投入使用;1个水稻品种(蓉18A/乐恢188)通过审定,2个品种(冈优188、乐麦3号)获品种权公告,53个品种(材料)进入各级预试、联试和品比试验;承担“马铃薯良种繁育体系建设”、“食用菌产业体系建设”等研究项目5个,实施“水稻高效高产栽培技术集成与应用”等科研项目11个。五是抓好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根据我市事业单位实施岗位设置管理的要求,我局组织12个下属事业单位完成了第一、二阶段制定方案、定准基数、科学设岗、集体研究等工作,安排部署了第三阶段工作。我局12个下属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涉及140人、186个岗位。六是推进机构改革。认真贯彻全市政府机构改革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乐山市人民政府机构改革方案》及其《实施意见》乐委发〔201012的要求,设立乐山市农业局,挂乐山市农业机械管理局牌子,将原乐山市农机事业局除乡村道路管理职责以外的其它职责划入。

9、扎实开展“挂、包、帮”活动。根据《乐山市开展“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活动实施方案》要求,我局启动对峨边县哈曲乡瓦嘎村、巴溪村的帮扶工作。一是成立帮扶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帮扶工作的组织、协调和领导。二是加强调研,制定帮扶规划。局领导多次带队深入两村开展调研,通过走访农户、召开座谈会等多种形式,认真听取当地干部群众意见,掌握基本情况,分析欠发展的主要原因,研究发展的思路和途径,帮助两村制定三年发展规划和年度发展计划,确定帮扶工作目标、思路和措施。三是真帮实扶,注重实效。帮扶工作启动以来,先后开展了送农资、送技术、送项目、送资金、送农机、送温暖、送人才等活动,赠送了5000公斤脱毒马铃薯种薯、400公斤玉米良种、300公斤地膜、5600公斤尿素、23头乳猪等,举办农业技术培训现场会培训100余人,落实项目资金20万元,资助工作经费2万元,赠送机动喷雾器20台,慰问8户困难户送慰问金2000余元,建设沼气池10口,下派2名科技干部驻村帮扶。此外,还协调落实1.2公里村道改造资金10万元,养殖山鸡300只资金5万元,环境整治资金1.9万元。

10、抓好党风廉政建设,转变机关作风,提高行政效能。一是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结合农业工作实际,扎实推进惩防体系建设,落实了2010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任务分工,明确了各项工作的分管领导、牵头部门和责任人;二是深入开展反腐倡廉教育。通过党组学习会、民主生活会、中层干部会、职工大会、党支部大会等各种会议,学习有关领导讲话、会议精神和廉政规定;通过到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到五马坪监狱接受警示教育、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反腐大戏《远山的红叶》等活动,深入开展党风党纪教育和廉政警示教育;三是完善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按照惩防体系建设和市委“作风兴市、制度建廉”的要求,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扎实做好源头治理工作;四是认真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认真履行牵头单位职责,坚持标本兼治,完善工作机制,落实监管措施,狠抓专项治理,加强监督检查,推动纠正工作深入开展。今年共纠正和查处农村土地承包、流转、征收和征用拆迁中损害农民土地权益问题11个,在强农惠农资金专项清理检查中纠正和整改违规问题涉及金额204.2万元;五是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和行政效能建设。积极开展“树新风、塑形象、促发展”主题活动,各科室、各单位实行“看板管理”,严肃上班纪律,加强对上班纪律的监督、抽查,切实改进会风;认真落实“三项制度”;制定信息公开目录,全面推进政务信息公开;执法人员亮证执法,工作人员佩证上岗,规范行政行为;倡导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切实降低行政成本;局领导带队值守“阳光热线”,解答群众疑问,接听群众咨询电话3个;推进机关节能减排,更换节能灯具370套(只);六是强化农业行政调解工作,认真处理群众来信来访。制发了《乐山市农业局关于加强农业行政调解工作的意见》(乐市农[2010]83号),成立了“乐山市农业行政调解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和完善了行政调解相关工作机制,加强了对县(市、区)农业行政调解工作的检查、指导,确保了全市农业系统行政调解工作机构、人员、责任、措施“四落实”。今年全市农业系统共受理纠纷278件,调解成功275件,调解成功率达98.9%。认真组织开展《信访条例》实施五周年宣传活动、群众生活月活动、大接访大下访活动,认真处理群众来信来访,切实解决群众诉求问题。全市农业系统共受理群众来信27件次;接待群众来访173批次、330人次,分别比上年增加13批次、81人次。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资价格高位运行。一是种子价格比去年上涨。全市水稻种子平均销售价格39.5/公斤,较上年同期上涨35.3%;玉米21.8/公斤,较上年同期上涨25%。二是肥料、农膜价格仍在高位运行。据各县调查,今年尿素零售价为2200元,比去年同期上涨50/吨;碳氨零售价平均750/吨,比去年增加51/吨;过磷酸钙零售价750元,比去年增加77/吨;复合肥零售价平均为2100/吨,比去年降低50/吨;氯化钾零售价4000/吨,比去年同期降低80/吨;农膜零售价平均为14500/吨,比去年同期降低19/吨。

2、气候极为不利,灾多、灾重。今年农业生产遭受了暖冬、冬旱、春寒和低温阴雨寡日照天气以及局部暴雨洪涝灾害的影响。去年12月到今年2月,我市平均气温为9.3℃,较历年同期高1.2℃,为有气象记录以来第四偏暖年份;冬季平均降水量24.99mm,较历年同期少44%,为有气象记录以来第三偏少年份,致使各地均达冬干气候标准;尤其是12月末到2月末,降水较常年偏少72%,冬旱对我市小春生产带来一定危害,特别是丘区小麦因严重受旱而减产。35日局部开始降水,全市旱情逐步缓解。3月下旬以后,特别是45月份遭受长时间的春寒和低温阴雨寡日照天气影响,大春粮经作物播栽推迟,秧(苗)素质差,生长缓慢,水稻栽插后分蘖迟、分蘖少,农作物生育期普遍推迟10-15天,蔬菜普遍推迟半月上市。7-8月,局部又遭受暴雨洪涝灾害影响,农业损失较大。由于气候异常,今年蔬菜等主要农副产品价格上涨幅度较大。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